中PG电子入口国区域特异性膳食模式出炉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呈增长趋势。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营养相关代谢性疾病患者数以亿计,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测算,目前,我国居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总体摄入量,已基本符合膳食推荐量需求。粮谷类、畜禽肉类、烹调油摄入超量;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蛋类、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乏和不足,急需做出调整。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提出了实现人群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区域特异性膳食模式。
据悉,1990~2019年,国人饮食变化较大,其中谷物、蔬菜摄入量明显减少,而红肉、海鲜、奶制品和水果摄入量明显增加。
此外,中国各地饮食模式也差异明显,东部与南部海鲜消耗多,而西南部红肉消耗极高,但水果吃得少。北方人群则蔬菜摄入量很低。
不论如何,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已成为驱动了健康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以残疾损失生命年(YLD)来衡量,饮食所致疾病负担以每年0.23%的速度增加;北方尤甚,YLD年增长率为1.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倍多。饮食对环境温室气体排放、淡水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用地退化、酸化污染物排放和富营养化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人均年增长率为2.71%~ 4.0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部、南部地区疾病负担增长率低,但上述5个环境指标的影响却最为明显。这些均强调制定健康饮食策略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研究者基于1991~2011年真实世界背景,在各地原有膳食结构和习惯的基础上,结合2030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出更具可操作性的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模式。
简而言之,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模式中,北方地区水果与全谷物建议摄入量高;而西南地区鉴于环境和水资源匮乏,水果、海鲜建议摄入量相对要低,但豆类、蔬菜相对要高;东部地区由于农业、水产养殖发达,全谷物、海鲜和蔬菜相对摄入量要高;南方地区由于家禽、水产丰富,肉类、海鲜和蔬菜建议摄入量相对要高;中部地区,考虑到饮食偏好,蔬菜、坚果和种子以及海鲜量建议摄入量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所推荐食物摄入量上限、平均值还是下限,饮食都能够满足日常对宏营养元素、纤维、重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研究显示,与EAT-Lancet委员会推荐的星球健康饮食、世卫组织推荐的膳食指南以及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指南相比,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在实现2030年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接受度、文化接受度以及环境与健康的成本效益等方面更优。
在健康改善方面,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同中国膳食指南一样可超标达到2030年联合国既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到2030年将各地区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另外,就环境而言,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也均能达到改善上述5个环境指标的预期目标。而中国膳食指南未能实现北部、中部和东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也未能改善北部和东部的淡水过度消耗,对中部、东部农业用地退化的限制疲软;星球健康饮食、世卫组织推荐的膳食指南除富营养化排放外,在其他环境指标的达标方面均不尽人意。
就成本而言,遵循区域特异性参考膳食的成本也明显低于其他三种膳食模式。研究者指出,推动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的转变,对于提高国人健康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早餐是我们“吃出健康”的第一步。那么一日三餐,PG电子网址怎样吃才能算得上“合理膳食”?
其实这些年,大家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比如这两年“地中海饮食”很受喜爱,就是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也为我们中国人的健康饮食打了样。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什么?就是在我国江南及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相对较好,他们吃的主要特点是:烹调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经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等。同时调查发现,这些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低,人均预期寿命尤其是健康预期寿命较高,超重肥胖发生率相对比较低。因此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定义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